題:
人造衛星是如何設計的??
?
2004-12-15 22:46:42 UTC
人造衛星是如何設計的??
一 回答:
啾朢
2004-12-16 02:15:41 UTC
在天文學中,繞著「恆星」(如太陽)運轉的星球稱為「行星」(如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等),而繞著行星運轉的星球稱為「衛星」(如月亮);因此,由人類所設計製造,靠火箭或太空梭送入太空中繞著地球或其他行星運行的飛行器我們便稱之為「人造衛星」。



一般而言,人造衛星的形狀和大小與它所完成的任務有關,也因設計的限制因素不同而有差異,這些設計因素包括發射火箭載送的空間、酬載的大小、以及太空中飛行時各項元件的方向等。由於太空中幾乎無空氣阻力,故人造衛星無須像飛機一樣做流線型設計。





大體上,人造衛星的組成包括:



.三角柱、立方體、六角柱體、八角柱體、或圓柱體等形狀的主結構體!

.一片、兩片、或數片如翅膀般的太陽能電池板!

.碟型、錐形、或螺旋形的天線!

.圓球形、膽形、或圓柱形的燃料桶!

.各種探測器、照相機等!





人造衛星必需具備的基本構造:



人造衛星必需承受火箭發射時的高加速度以及支持酬載與元件的安裝,所以必需要有一適合使用的「結構體」。為避免太空中高低溫的差別而導致電子儀器的損壞,所以人造衛星必需有「熱控系統」以控制各部位的溫度。為避免太空中高低溫的差別而導致電子儀器的損壞,所以人造衛星必需有「熱控系統」以控制各部位的溫度。



人造衛星在運行中會逐漸偏離軌道,必須要有「噴進系統」以內藏的小型火箭推動衛星至所需的軌道。為保持預定的位置及指向,人造衛星必需要有「姿態控制系統」以控制衛星的轉向。人造衛星需要「電力系統」以提供各種儀器裝備的能源,通常電力系統包含太陽電能板及電池。 人造衛星必需要有「通訊指令系統」以保持與地面的通訊聯絡及接受地面控制人員的操作指令。



人造衛星種類:



.科學衛星:送入太空軌道,進行大氣物理、天文物理、地球物理等實驗或測試的衛星,如中華衛星一號、哈伯等。

.通信衛星:做為電訊中繼站的衛星,如:亞衛一號。

.軍事衛星:做為軍事照相、偵察之用的衛星。

.氣象衛星:攝取雲層圖和有關氣象資料的衛星。

.資源衛星:攝取地表或深層組成之圖像,做為地球資源探勘之用的衛星。





人造衛星造價昂貴,而且在進入軌道後幾乎無法回收修理,所以人造衛星的設計要求「高可靠度」。人造衛星的使用必需能涵蓋地球表面的特定位置,在高空中極小的偏差即可造成極大的位移,所以人造衛星的設計要求「高精確度」。人造衛星必需使用火箭發射至需要的高度,火箭的載重有一定的限制,所以人造衛星的設計必需特別注重「重量」的控制,以便承帶更多的燃料延長衛星使用的壽命。


此內容最初發佈在 Y! Answers 上,這是一個於 2021 年關閉的問答網站
Loading...